人机与环境工程研究所人机与环境工程研究所(简称人机所)是365体育足球开户2004年成立后为创建“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”一级学科而成立的研究所之一,隶属航空宇航工程系,现任系主任李路明教授兼任人机所所长。 人机所秉承学院“入主流、有特色、上水平”的学科发展思路,紧紧围绕国家载人航天工程需求,开展以航天医学工程为特色的学科建设。在航天工程方面,以高可靠性为特色,为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以嵌入式仪器为核心的机-电-软件一体化工程解决方案,所研制的航天员质量测量仪、生理信号测试盒、神经肌肉刺激仪等型号产品已经装备在“天宫一号”,其中航天员质量测量仪还被作为教具应用于“神十”航天员太空授课,演示了在太空测量航天员质量的过程。研究所同时将航天高可靠性技术应用在医学工程领域,开展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研发工作,所研制的“清华脑起搏器”在2012年入选“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”,并于2013年获得产品注册证,打破了美国公司垄断,使得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能够研制、生产脑起搏器的国家;在基础研究方面,强调医工交叉与医工结合,重点侧重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和神经工程。 2012年,依托研究所的“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”建设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,这是我国神经调控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平台。2013年12月10日,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“国产脑起搏器打破美国独家技术垄断”为题对“清华脑起搏器”进行了报道。 教学上,人机所积极参与制订“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”学科教学计划,开设了“航天医学工程”、“人机与环境工程”、“飞天的奥秘”等本科生、研究生课程。 科研上,利用已有的环境探测技术、材料检测技术和功能电刺激技术基础,承担型号项目,为国家载人航天工程服务;同时发挥医工结合的学科优势和研究梯队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特长,在植入医疗器械方面开展了高水平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,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课题,初步建立起以近50项专利为核心的神经调控自主知识产权体系。 人机所现有教职工11人,其中教授1人、副研究员2人、副教授2人、高级工程师2人,工程师2人,博士后2人。人机所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结合学院已有力学、热科学的学科优势,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,凝聚力量,为建成一流的研究所而努力。 |